嚴控新建燃煤鍋爐,依法劃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加快發展熱電聯產和集中供熱,逐步取消現有工業園區及產業聚集區分散燃煤鍋爐,在供熱供氣管網不能覆蓋的地區改用電、清潔能源或潔凈煤。到2020年,全面實現高效一體化供熱,城市建成區內取締20噸及以下燃煤鍋爐。
城市建成區內現有鋼鐵、建材、有色金屬、造紙、印染、原料藥制造、化工等污染較重的企業有序搬遷改造或依法關閉。
加速淘汰黃標車、老舊機動車、船舶以及高排放工程機械。逐步淘汰高油耗、高排放民航特種車輛與設備。加強機動車、非道路移動機械環保達標監督執法。加快油品質量升級,全面供應符合國Ⅴ標準的普通柴油。
到2020年公交分擔率不低于55%
加大ETC車道建設,推廣使用超重超載不停車檢測系統。促進交通用能清潔化,大力推廣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液化天然氣動力船舶等,并加強相關配套設施建設。
提高城市客運車輛領域清潔能源、新能源汽車的比例,鼓勵引導客運班線、旅游包車和貨運企業優先選購使用天然氣等清潔能源車輛。
優先發展公共交通,推進“公交都市”創建。到2020年,公共交通機動化出行分擔率不低于55%。
停車場要配建或預留充電設施
遼寧將推進綠色飯店建設。加快綠色倉儲建設,推動倉儲設施利用太陽能等清潔能源,鼓勵建設綠色物流園區。提倡綠色包裝,推廣可循環包裝、減量包裝和可降解包裝,限制過度包裝,減少使用一次性用品。
公共機構新建建筑全部達到綠色建筑標準。逐步提高配備更新公務用車中新能源汽車的比例,新建和既有停車場要規劃建設配備充電設施或預留充電設施安裝條件。
建立線上線下融合的回收網絡
《方案》提出,推動餐廚廢棄物、建筑垃圾、園林廢棄物、城市污泥等城市典型廢棄物集中處理和資源化利用,鼓勵專業組織、慈善機構回收利用廢舊紡織品。
加快互聯網與資源循環利用融合發展,支持再生資源企業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優化逆向物流網點布局,建立線上線下融合的回收網絡,在地級及以上城市逐步建設廢棄物在線回收、交易等平臺,推廣“互聯網+”回收新模式。
城鎮新建筑中綠色建筑過半
推動建筑節能宜居綜合改造試點城市建設,鼓勵老舊住宅節能改造與抗震加固改造、加裝電梯等適老化改造同步實施。加快推進既有建筑節能和供熱計量改造,大力推廣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上的應用,鼓勵利用太陽能、淺層地熱能、空氣熱能、工業余熱等解決建筑用能需求。
到2020年,城鎮綠色建筑占當年新建建筑比例達到50%以上,基本完成全省有條件的城鎮居住建筑的節能改造。
推進紅沿河二期徐大堡一期建設
嚴禁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核準或備案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的新增產能項目。推廣使用優質煤、潔凈型煤,推進煤改氣、煤改電。推進紅沿河二期、徐大堡一期核電建設。到2020年,煤炭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下降到58.6%以下,電煤占煤炭消費量比重提高到5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6.5%。